黑色金屬幾乎對所有類型的底漆都適用,而鎂鋁件及它們的合金,通常采用以鉻酸鋅為機體的鈍化底漆。工件表面進行前處理,使之生成一層磷化膜或氧化膜以提高機體與底漆的結合力。再選用附著力強的底漆。對于鋁件及鍍鋅件不能使用紅丹顏料的底漆,否則會引起電化學作用,使附著力下降。
靜電噴涂工藝原理:用靜電噴粉設備把粉末涂料噴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靜電作用下,粉末會均勻的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粉狀的涂層;粉狀涂層經過高溫烘烤流平固化,變成效果各異的涂層;噴涂效果在機械強度、附著力、耐腐蝕、耐老化等方面優于噴漆工藝。
一、靜電粉末噴涂設備表面預處理:前處理工藝質量好壞直接影響粉末涂膜質量,前處理不好,造成涂膜易脫落,鼓泡等現象。因此,前處理工作須予以重視。為了清洗掉鋁制品表面存在著的污垢和缺陷,如灰塵、金屬氧化物、殘留油污、手印、輕微的劃(擦)傷等,在表面處理之前,須進行必要的表面預處理。其一般工藝是:脫脂→水洗→堿蝕洗→一次水洗→二次水洗→中和→水洗。
1、脫脂脫脂處理通常也稱為除油,其目的是除去鋁材表面的工藝潤滑油、防銹油和其他污物,以確保在堿腐蝕工序中鋁材表面均勻腐蝕和槽液清潔。
2、堿洗堿洗腐蝕一般采用35-100g/L的NaOH為處理液,其目的是除掉鋁材表面的污物,并將鋁材表面自然氧化膜下的基體金屬裸露,以利于氧化的順利進行。此工序為整個表面處理過程中鋁溶解量多的工序,其腐蝕量約為20μm,處理每平方米鋁材可溶鋁50g。當堿洗液中溶鋁量達30g/L時則產生氫氧化鋁沉淀,堆積于槽底形成堅硬固體物。為防止沉淀,一般在生產中添加檸檬酸鈉或葡萄糖酸鈉(1.5g/L)。
3、中和中和的目的主要是除掉堿腐蝕后殘留在鋁材表面的黑色腐蝕斑,以獲得光亮的金屬表面,同時也兼有中和堿液的作用。常用的中和液為HNO3(相對密度1.42)100-400g/L或H2SO4(相對密度1.84)100-200g/L。
4、水清洗在各道工序間采用流動水清洗,目的在于除去制品表面的殘留液和可溶于水的反應產物,防止下道工序槽液遭受污染,確保處理的效率和品質。
二、噴涂:工件通過輸送鏈進入噴粉房的噴槍位置準備噴涂作業。靜電發生器通過噴槍槍口的電極針向工件方向的空間釋放高壓靜電(負極),該高壓靜電使從.噴槍口噴出的粉末和壓縮空氣的混合物以及電極周圍空氣電離(帶負電荷)。工件經過掛具通過輸送鏈接地(接地極),這樣就在噴槍和工件之間形成一個電場粉末在電場力和壓縮空氣壓力的雙重推動下到達工件表面,依靠靜電吸引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涂層。
三、烘烤固化:噴涂后的工件通過輸送鏈送入180~200℃的烘房內加熱,并保溫相應的時間,(15-20分鐘)使之熔化、流平、固化,從而得到我們想要的工件表面效果。(不同的粉末在烘烤溫度和時間上是各不相同的)。這是在固化工序上應注意的。
四、檢查:固化后的工件,日常主要檢查外觀(是否平整光亮、有無顆粒、縮孔等缺陷)和厚度(控制在55~90μm)。對被檢出的有漏噴、針孔、碰傷、氣泡等缺陷的工件,進行返修或重噴。
五、包裝:檢查后的成品分類擺放在運輸車、周轉箱內,相互之間用發泡紙,氣泡膜等軟包裝緩沖材料隔離,以防止劃傷磨損(可根據客戶要求包裝)